創業不是大家講好就好了嗎?

許多創業者會選擇合夥創業,彼此關係緊密、組織小且靈活具有彈性,公司營運狀況皆須合夥人共同承擔,可以說公司在做每個決定時,都與股東們自身利害關係息息相關。

這篇文章我們分享假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合夥事業,要聽誰的?如果有賺錢,該怎麼分配呢?

股東協議書簡單說,就是約定各股東之間的權利、義務的契約,這份協議書與公司章程是不一樣的文件。

當公司辦理設立登記時,公司章程是外部機關必要的文件,因此需要將公司章程送到經濟部或市政府來辦理公司登記。而股東協議書是股東之間的內部文件,辦理公司設立登記時,不會把股東協議書送出去,簡單說就是「私契」的概念。

股東協議通常涵蓋以下幾個關鍵內容:

一、出資額和占比

規定各股東在公司中的投票權、利潤分配權,以及在公司管理中的角色和責任。

二、職責權限

通常會說明董事會成員的選舉方式、任期及各自的職責,確保管理層有一定的制衡和監督。監察人僅存在於股份有限公司,負責監督公司業務的執行。有限公司雖然沒有設置監察人,但依據公司法的規定,不執行業務的股東,都可以行使監察權。

三、股份轉讓限制

協議中可能會加入股份轉讓的限制條款,讓現有股東在其他股東想出售股份時有優先購買的權利,避免股份輕易地流入外部人手中,保護公司的穩定性。當股東希望退出公司時,協議中會規定退出的流程、股份評估方式等,避免退出過程中產生糾紛。

四、盈餘分派/虧損撥補當

公司有獲利時,大部分情況是扣除20%營所稅及10%法定盈餘公積之後,剩餘的可分配盈餘要經由股東會決議,視決議結果分配給股東,或是將盈餘保留下來,不分配給股東。另外也須注意,如果是上市櫃公司,確認是否有定股息,如果「有」需優先分配股息,再進行紅利分配。

五、資本增資

公司在需要融資或增資時,會如何處理股東的權益及新資金的引入方式,這些都會在協議中詳細說明。資本融資分為現金增資、盈餘增資、資本公積轉增資、資本重估增值轉增資。

1.現金增資

發行新股票向投資人募集資金,分為3種方式:原股東認股、員工認股、公開承銷。

2.盈餘轉增資

公司將當年度盈餘與先前累積的盈餘公積,轉換成股票配發給原股東的財務操作方式,這方法是企業改善財務結構和信用評等的手段,可以想像成是公司用自己的錢買股票並發給股東,有助於增加股東對公司的信心。

3.資本公積轉增資

此類增資較為少見,與第二點「盈餘轉增資」的差別,僅只是股東配股來源並非來自獲利,而是來自資本公積,用資本公積來分配股利,只限於股本有溢價的時候,主要是投資人支付高於面額的股票時產生的,如果股票按面額出售,就不會產生資本公積。

4.資產重估增值轉增資

實質上不會增加公司的可用資金,也不會影響股東的實質財富。適用於公司的固定資產、遞耗資產及無形資產較前一次重估價年度物價指數上漲達25%時,可以向政府機關申請辦理資產重估價。

股東協議是 股東間互信與共同奮鬥的約定書

小節:讓我們協助您

股東協議可以防止因權力、利益分配等問題導致的內部衝突。例如,如果某位股東想賣掉股份、退出公司,股東協議可以事先規範如何評價這部分股份的價值,並如何處理交易。如此一來,大家的期望能事先對齊,減少後續的爭執。此外,它也可以保護小股東的權利,使決策不被少數大股東完全左右。

如果公司有股東協議相關問題也可洽紅點商務中心,紅點不只有寬敞舒適的會議空間,還有台灣前十大事務所立勤法律事務所的諮詢服務,歡迎洽詢。